葳尔投资,一生伙伴-中国投融资专家|葳尔投资|催生新行业龙头|新行业龙头|催生新行业(葳尔资本,葳尔,中国投融资专家,北方投融资,山东投融资,投融资,股权投资,私募股权)
老牌券商成猪年IPO承销主力 外资投行来势凶猛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2008-2-13

  2007年是中国A股市场丰收的一年,对于市场主要参与者的证券公司而言,本轮牛市不仅仅从经纪业务提升了公司的利润,对于过热的牛市亟需市场扩容来缓和的国家暗许政策下,各大证券公司的股票发行与承销部门,也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根据资料统计,2007年中国IPO融资共计4737.31亿元,比2006年增长170%。本土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选择在A股上市,而诸如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等一些大型的红筹股也选择回归A股市场。A股市场面临着以此急剧扩容的压力,同时,也给各大证券公司的投行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老牌券商仍是主力 

  综观2007年IPO市场,虽然历经洗礼,各大券商之间竞争暗潮涌动,但老牌券商以其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客户资源,专业程度,依然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市场。根据资料统计,在所有承销商中,前十家券商承销的项目共募集到4211.94亿元,占据了94.23%的市场份额,其中中金公司以1328.6亿元的承销金额占了29.72%的市场份额,中信证券、瑞银证券分别以718.6亿和624.2亿的承销额占据了16.08%和13.96%的市场份额。 

  顶级承销商的巨大市场份额靠顶级的IPO支撑。中国石油上市募集资金668亿,中国神华上市募集资金665.82亿,建设银行上市募集资金580.5亿,中金公司仅在这三个超级IPO中就获得了749亿的承销额,占了其当年承销额的56%。 

  值得注意的是,在超级IPO中,各大顶级承销商虽然在业务上有竞争,但几乎都选择了联合承销的方式。一方面,由于这些超级蓝筹上市承销额巨大,强强联合可以分担承销风险,两一方面,巨大的承销收益下各方利益博弈,也造就了上市公司选择几家公司联合承担的结果,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强强联合,这是2007年IPO市场的一大特色。 

  中级券商分化明显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处在中游或者中上游的券商在2007年却表现各异,进退不一。根据资料显示,在2006年IPO市场中,以148.7亿承销额排在当年第六的申银万国在2007年颗粒无收,和申银万国命运相同的还有长江证券和长城证券,前者以32.8亿承销额在2006年中位列13,后者以28.4亿承销额排名14。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券商今年颗粒无收与其公司的内部结构调整,人事变动有关,另外,一些项目可能目前还处于培育辅导期,这也是今年业绩不好的原因之一。 

  而在中小板市场上精心耕耘的几大券商今年都保住了胜利的果实。国信证券2007年以65.4亿承销额排名10,对比2006年以64.7亿第8名,下降了两名,承销金额没有多大变化;平安证券取得的业绩较为明显,其在2006年以24.1亿承销额排名第15,2007年则以40.7亿承销额排名第11,承销额同比增长了69%,进步明显。中信建投,海通证券等也各自保住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和领域,并在稳步的增长。 

  但是中级券商的整体趋势并不乐观。2006年,承销金额第10到20名券商的总承销金额为275.7亿,市场份额为16%,2007年承销金额第10到20名券商的总承销金额为195.9亿,市场份额仅剩4.38%。中级券商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顶级券商圈地运动,同时,来自各后起之秀的券商也在蚕食他们的份额,中级券商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压力不轻。 

  后起之秀可圈可点 

  虽然2007年的IPO市场几乎被前十名的券商所垄断,但是,作为证券公司实力象征之一的投行业务,各投行实力较弱的券商也加大了追赶力度,并不乏出色的后起之秀。其中,信达证券以204亿承销额排名第6,华泰证券以26.7亿承销额排名第14,兴业证券以12.5亿承销额排名第18,山西证券以10.7亿承销额排名第19,而在2006年这四家券商并未进入前20的单名。 

  根据资料显示,这些后起之秀大部分都选择了中小板企业IPO为切入点,其中山西证券、兴业证券所承销的项目均为中小板企业。一方面,中小板企业IPO所要求的技术难度比大盘蓝筹要小,另一方面,中小板企业数量庞大,资源广泛,中小券商比较容易争取。 

  另一方面,一些中级券商也以参与大盘蓝筹IPO迅速挤入前十的名单成为第一军团。海通证券参与交通银行的IPO使其2007年的承销额达到122.3亿元排名第9,对比2006年33.9亿承销额增长了260%,信达证券更是借建设银行IPO东风以204.3以承销额排名第六,而2006年其连20大名单都未进入。 

  外资投行来势凶猛 

  在2007年的A股IPO市场上,外资银行无疑是一大亮点,或者说,当国内的投行在为了市场份额你追我赶的时候,外资投行的狙击可谓狼来了的真正信号。根据资料统计,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这两只具有外资背景的投行分别以624.2亿,170.99亿的承销额占据了三七席,两家投行合计市场份额为17.78%,已经超过第二名中信证券16.08%的市场份额。 

  尽管外资投行受国内诸多的政策法规限制,但是,外资投行以其国际背景,以及大项目经验,成为众多大盘蓝筹IPO的首选。以瑞银证券为例,其在2007年下半年发力,接连拿下西部矿业、中国石油、中国中铁、中海集运、中国太保的IPO大单,凭借这五个项目直接坐上了市场份额第三的交椅。而高盛高华也以中国平安和宁波银行两个项目挤入了前十的大名单,两家投行可谓来势凶猛。 

  



  相关文章
·  创业板降低IPO门槛 互联网企业国内上市热情点燃  2008-2-3
·  久其软件二度冲刺转板IPO 或将加速创业板推出  2008-2-3
·  中国人保寿险正式启动上市计划 择定A股整体IPO  2008-2-3
·  炎黄传媒拟一季度启动IPO计划 或将被分众控股  2008-2-1
·  中国人民保险启动A股IPO计划 首选集团整体上市  2008-1-31
·  吉林银行收购四信用社备战IPO 投资机构争相入股  2008-1-31
·  重庆出版集团获批筹备上市 计划2010年国内IPO  2008-1-31
·  红塔证券拟A股上市 有望成为西南首家IPO券商  200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