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 |
日期 |
价格 |
涨跌 |
涨跌幅 |
国内期货合约报价 |
|
|
|
|
沪铜0806 |
2008-4-4 |
65370 |
540 |
0.83% |
沪铝0806 |
2008-4-4 |
19335 |
130 |
0.68% |
沪锌0806 |
2008-4-4 |
19075 |
150 |
0.79% |
橡胶0807 |
2008-4-4 |
22245 |
-45 |
-0.20% |
燃油0806 |
2008-4-4 |
4240 |
59 |
1.41% |
大豆0809 |
2008-4-4 |
4565 |
34 |
0.75% |
豆粕0809 |
2008-4-4 |
3001 |
-56 |
-1.83% |
豆油0809 |
2008-4-4 |
10296 |
90 |
0.88% |
玉米0809 |
2008-4-4 |
1773 |
5 |
0.28% |
棉花0807 |
2008-4-4 |
14625 |
45 |
0.31% |
强麦0809 |
2008-4-4 |
2037 |
8 |
0.39% |
白糖0809 |
2008-4-4 |
3733 |
-10 |
-0.27% |
黄金0806 |
2008-4-4 |
199.13 |
-4.19 |
-2.06% |
期货外盘品种报价 |
|
|
|
|
LME3月期铜(美元/吨) |
2008-4-4 |
8678 |
150 |
1.76% |
LME3月期铝(美元/吨) |
2008-4-4 |
2965 |
55 |
1.89% |
LME3月期铅(美元/吨) |
2008-4-4 |
2985 |
42 |
1.43% |
LME3月期锌(美元/吨) |
2008-4-4 |
2385 |
65 |
2.80% |
LME3月期锡(美元/吨) |
2008-4-4 |
20225 |
25 |
0.12% |
LME3月期镍(美元/吨) |
2008-4-4 |
29378 |
318 |
1.09% |
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 |
2008-4-4 |
917.1 |
10 |
1.10% |
纽约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 |
2008-4-4 |
106.23 |
2.4 |
2.31% |
布伦特原油主力期货 |
2008-4-4 |
104.45 |
2.18 |
2.13% |
各国主要指数更新 |
|
|
|
|
恒生指数 |
2008-4-4 |
23872.43 |
734.97 |
3.18% |
恒生国企指数 |
2008-4-4 |
12807.35 |
569.99 |
4.66% |
日经平均指数 |
2008-4-4 |
13189.36 |
532.94 |
4.21% |
人民币(USD/CNY) |
2008-4-4 |
701.92 |
-1 |
-0.05% |
道琼斯工业指数 |
2008-4-4 |
12609.42 |
-16.61 |
-0.13% |
纳斯达克指数 |
2008-4-4 |
2,370.98 |
7.68 |
0.32% |
在过去一个月里,包括原油、金属和农产品在内的商品期货全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但紧接着又共同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大周跌幅。
当人们开始讨论持续了三四年的商品大牛市是不是已经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所掀起的金融市场大动荡而“寿终正寝”时,大宗商品又大面积反扑,部分强势品种更是直逼刚创下的历史纪录。
上周五收盘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月期铜价刷新至8678美元,只比上月初创下的8821.5美元少143.5美元,仅需一个交易日便可轻松突破。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挂牌的农产品期货,上周也连续拉出了5根长阳线。
这一大逆转发生的背景是,连日来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显示,工业和服务业的状况不再恶化,相关领域的经济活动开始活跃,市场普遍认为信贷危机所导致的最严重的情况已经过去。
两大因素造就商品大牛市
此轮商品大牛市始于2003年,经历4年的冲高轨迹后,于今年初达到了高峰。尽管商品期货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有着很强的金融属性,但其价值的根本仍然维系在标的资产的商品属性上,即原油、金属等商品的供求关系。上月发生的商品价格暴跌主要是源于美国经济的不断恶化,甚至有扩大至全球范围的趋势,市场担心大宗商品的需求遭受重创。与此类似,商品市场大牛市的开始同样源于全球经济的整体向好。
上海中期期货工业品部总经理胡凯西介绍说,过去四五年间,美国经济处于全面的扩张期,日本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低迷后也开始出现增长,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力,但原油、金属等能源、资源类商品的供应受到开发技术的限制,并不能保障快速增长,因此原油、黄金、基本金属和农产品价格均大幅拉升。
此外,美元持续贬值所导致的流动性也是推动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元指数在2003年年初为102.15,在上月中旬达到了70.68的历史最低点,跌幅达31%。这使得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对资金而言更廉价,而与经济复苏相伴而来的通货膨胀也使得商品所固有的保值功能更具投资价值,吸引了大批资金涌入,推高商品价格。
始于2003年的商品大牛市
品种周期低点周期高点涨幅
原油 24.70美元/桶111.80美元/桶353%
铜1570.5美元/吨8821.5美元/吨 462%
小麦390%
玉米208%
进一步判断须等美国经济明朗化
如今次贷危机让商品市场站在了难以抉择的“十字路口”。中国能否撑起大宗商品消费的整片天?如果美国经济复苏,美元会否相应走强并对商品价格造成压力?商品牛市仍将继续还是已经见顶?
对此,不同的机构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但其共同点就是,认为在美国经济的前景进一步明朗化之前,过早地进行判断,其准确性值得怀疑。此前,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等机构在美国经济数据转好后,纷纷上调金属等品种的价格预估,这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的乐观情绪有所恢复,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目前整体经济的可把握性并不高。
对于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中国需求上的风险,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中国,而不是美国,是今年基本金属价格的最大风险。”巴克莱银行在其发布的研究报告中称,“我们预计今年中国的基本金属需求将大幅减缓,与此同时中国也会造成供应风险,它是除了镍之外的所有金属品种的最大生产国,是铝、铅和锌的最大出口国,其供应问题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内市场。”不过,巴克莱银行仍然乐观地认为,能源供应仍然紧张,价格上涨的趋势没有结束的信号。
除国外投资机构外,国内的业内人士也表达了谨慎的乐观态度。“鉴于消费的有力支撑,除了原油不明朗外,其余商品应该都没有到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