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由行业协会举办的会议上宣传创业板,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4月29日,深交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主任何杰博士站在深圳威尼斯酒店一间会议厅的演讲席上,台下的听众都是由深圳电子商会组织的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中小企业代表。
“征求意见稿上列出两年的业绩要求,那申报材料时是否只需要提供两年的报表?”“控股股东能否以信托方式出现?”“外资企业能否上创业板?”……
这次会议上短短几分钟的互动时间里,中小企业代表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向来自中介机构的演讲嘉宾。
各地积极备战创业板
就在同一天,深圳宝安的光明新区举办了一场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专题讲座,深圳市上市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关人士通报了深圳市中小企业上市情况及扶持企业上市的相关政策,中介机构代表向企业介绍在创业板上市的相关问题。作为各区巡回培训活动的组成部分,此前深圳市上市办已与深圳五个区的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类似的专题讲座会,数百家中小企业感受到了创业板的魅力。
针对创业板的热情,无疑是全国性的。各省市政府已经开始对当地上市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初步制定了全年的企业上市目标,举办了一些培训活动。尤其是至今还没有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省份,更是憋足了劲,要推动省内创新型企业登陆创业板市场。
在山东,100家信息产业企业进入上市培育资源后备库,该省亦有意在5年内重点组织50家创新型信息产业企业完成股改进入上市程序,10至20家企业在境内外实现上市。为着力培育创业板上市资源,山东省发改委不断调整和完善上市资源后备库,对拟上市企业实施分类指导、分类推进。
中西部大省四川亦准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试点工程,通过集成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专项、创投等中介资源,重点培育一批高新企业到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上市资源相当丰富,2007年净利润过1000万元的非上市公司超过400家;园区连续三年每年新增销售收入亿元企业100家,总量更高达800家,券商等中介机构纷纷进驻,园区管委会也经常举办各种企业培训和座谈会,为企业上市提供便利。有关消息显示,目前该园区有20多家创新型企业完成了上市材料报备工作。
地方政府作用值得重视
在中小企业板过往的发展历程中,浙江企业很好地抓住了这一机遇,纷纷通过资本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与当地政府重视资本市场,形成新的竞争理念有很大关系。
浙江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五年总战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业板的发展进程,他们认为,创业板的推出将为浙江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有效的市场环境。各级领导的重视、省市县在企业上市过程当中提供到位的服务,最终使得浙江成为了国内中小企业上市“集散地”。
浙江金融办丁敏哲主任在一次座谈会上表示,该省已经针对创业板选择了30-50家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有关数据显示,浙江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近5万家,进入辅导期的拟上市企业82家,进行改制、准备上市的企业120余家,还有100余家企业准备上创业板。对于创业板推出后的首批上市公司,浙江省有关部门人士甚至认为,浙江企业要占四成。
不少人士认为,地方政府在组织培育中小企业上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措施得力,往往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以深圳为例,在中小企业板运作的早期,登陆资本市场的深圳本地中小企业并不多见,但随着政府调动各类资源、各种力量服务中小企业,如今深圳本地企业已经占中小板公司的十分之一,“筛选一批、改制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已经成为常态,这与当地政府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意识到资本市场作用有很大关系。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侯世涛处长特别指出,该局对深圳创业板上市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对150家企业建立了数据库,并正在不断扩充,对入库企业将予以分类指导。他还表示,该局推出的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将移植到创业板上,并将采取措施使创业板企业的培育节点前移。
民间培育走上前台
在深圳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过程中,深圳市上市办的角色相当突出。一年多来,深圳上市办先后举办了近20期改制上市辅导说明会,累计培训企业1500多家,而深交所出色的培育工作早已惠及大江南北,也使近水楼台的深圳受益匪浅。
不仅如此,随着创业板的升温,这种由政府或交易所直接组织推动的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开始向民间机构自发组织推动的模式转变。比如在浙江,软件行业协会等也开始举办相应的高级研讨班,大学机构也开设了相关的培训课程,呈现培育产业化苗头。
在深圳,电子商会主动联合相关中介机构,举办了这场专门针对创业板上市的会议,以推动本地电子信息中小企业了解资本市场,帮助其解决上市准备过程中的相关难题。就在这次会议上,深圳电子商会会长王殿甫表示,创业板对深圳电子企业具有吸引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是突破发展障碍的重要路径之一。
实际上,在过往几年里,作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第一驱动力,资本市场的带动作用亦让深圳尝到甜头。4年里,深圳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翻了一番多,2007年达5100家,中小企业GDP从2003年的1847.8亿元猛增到2007年4340.1亿元人民币,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应运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