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深圳,北京,上海,烟台,大连,杭州,广州,广东,山东,胶东,华北,华东,创投,投资,私募,葳尔投资,一生伙伴-中国投融资专家|葳尔投资|催生新行业龙头|新行业龙头|催生新行业(葳尔资本,葳尔,中国投融资专家,北方投融资,山东投融资,投融资,股权投资,私募股权)
上市门槛低获中小民企青睐 新加坡投行促中企IPO
来源:理财周报 时间:2008-8-18

       “我们打算组建一个PE,规模在5亿~50亿元,钱不用担心,我们还有很强的政府背景,你能帮忙推荐一个合适的团队来帮我们运作到新加坡上市么?”江浙一家制药企业负责人近日在电话中急切地询问理财周报记者。

  “新加坡上市门槛低,而且新加坡华人多,投资基金活跃,因此一些中小型知名度有限的民营企业会选择在新加坡上市。”嘉富诚资本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锦桥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投行们的点金棒

  目前负责中国企业IPO的投行主要有施霖高诚、大华亚洲UOBASIA、软库金汇投资E2、丰隆银行(HLbank)、东吴证券G.K.GOH等。

  理财周报记者统计10亿海外新富数据时发现,一共118位10亿富豪之中,有23位富豪选择在新加坡上市。在一共31人次保荐人数据中,施霖高诚占得其中的6席,排在第一位。

  有意思的是,在全球市场久负盛名的包括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高盛、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顶级投行,竟然在新加坡无一公司入账。其间,仅有瑞银一间公司于2007年成功推举扬子江造船厂在新加坡主板上市。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投行的利润主要从企业上市成本中获得。作为投行,一笔顾问费即保底咨询费是稳赚的,像大华亚洲一般在20万美元左右。此外,投行往往根据企业融资额度的多少,还要收取给承销商的承销费和保荐人佣金,而这两笔费用一般占到融资额的2~2.5%。不过,这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果企业的融资额度相对较大,那对投行而言,自己收取的费用也是愿意调整的。

  据投行界人士透露,目前投行寻找中国民企中适合赴新加坡IPO对象的方式通常是上市引介会和与内地机构合作。

  此前,新加坡交易所推介团就曾在上海举办了“中国中小企业在新加坡融资上市研讨会”,众多国内企业成了被邀请的对象。当时,新交所大力推荐自己灵活的上市条件,一时间吸引了众多民企惊喜的目光。

  一方面,在类似上市研讨会上,新交所会专门邀请新加坡的投资银行、上市保荐人、财务顾问、国际国内著名证券公司、风险投资与创业投资基金、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专家与参会企业负责人就如何在新加坡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借壳上市融资、私募融资及上市规划、准备、辅导和申请上市、招股挂牌等具体操作实施事项进行演讲、互动交流并落实合作和重点推介。

  另一方面,更多的新加坡投行和中国内地咨询机构正在密切接触。很多新加坡投行的投资经理手里都掌握着一批中国咨询机构的名单,以便及时获取企业信息、随时搭建最适合的企业IPO操作团队。像大华亚洲和泰辰投资顾问公司的组合,就是由泰辰负责企业IPO的国内部分,而大华亚洲则统筹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一切。

  为了吸引中小民营企业,新交所还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尝试——成立“凯利板”。新交所执行副总裁黄良颖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称,“凯利板”专注于那些在传统证券市场筹集资本有困难的中小规模成长型公司。在这里上市的程序非常简单,无需招股书,没有最低流通股的限制,也不要求财务记录。在凯利板上市的公司甚至都不受新加坡金融监管局的监管,而只需由一家“保荐人”作担保。一旦出了差错,“保荐人”的名誉就会受到影响。

  据一位投行人士介绍,很多民营企业认为上市就是包装,所以他们一开始和投行接触时都不愿意把最真实的情况,包括法律和财务状况直截了当地提供出来。“其实中国公司的钱也不好挣,中国民营企业家对IPO的肤浅认识有时让我们哭笑不得,”该人士称,“我们不仅要告诉我们的对象我们在做什么,而且还要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么做。”

  保荐人不是万能的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最大的特点是稳定、规范,但并不是一个活跃的市场,交投量薄弱。虽然中国公司的交投量通常是本土公司的2倍,但这也是相对的,和香港没法比。”一位国际投行新加坡分行人士如此评价,“首先这里没有那么多证券分析师对每个行业、每家公司进行分析,出分析报告。而在香港,就不一样了。在与中国内地A股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报告有时多得看不过来。其次,和香港相比,新加坡也没有几家中文媒体去登载这些报告。第三,在2008年第一季度到新加坡IPO的公司,3家中2家市值不到2亿美元。这些中小企业恐怕没有更多的财力去请分析师帮他们做分析,也不排除他们就是为了到新加坡圈一笔钱。”

  然而,在新交所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罗怡德看来,这种“进进出出”很平常,他对记者说:“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交易所的机制设置得非常的好,公司进进出出都很顺畅的话,我应该很骄傲,说明交易平台现在运作得很好。如果一个交易所只能进,不能出,不好意思,那我认为这个交易所的设计肯定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喽。”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区主席蔡洪平对此向记者表示,“投行与企业共谋IPO,这是一个相互渗透、教育、共同逐利、又互有牵制的过程。新加坡资本市场必须考虑扩大单个企业上市的规模、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2007年4月18日在新交所成功挂牌上市的扬子江造船,是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首发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家,当时共募集资金55亿元人民币。

  “在2007年扬子江造船决定上市时,董事长任元林最终选择了新加坡。从企业自身来说,扬子江造船厂主要客户来自于德国、美国及其它欧洲国家,而且订单数额巨大。由于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本身就是船业与航运中心的代名词,是重要的船厂和航运企业放大品牌的重要市场。”蔡洪平表示。

  “尽管瑞银的风格是绝不放弃向市场要高价的机会,”蔡洪平承认,“但扬子江造船厂在新加坡上市时,瑞银给的是19倍PE,其董事长任元林要求定在16倍。”

  “资本市场潮涨的时候像海啸,潮落的时候船照样可以搁浅,再好的保荐人都不是万能的,”郑锦桥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如果在新加坡上市,必须得考虑清楚自己在二级市场的做秀能力。如果说做秀的能力比较强,那么新加坡是比较好的市场;反之,我奉劝那些怀有财富梦想的中国民营企业家要慎重地考虑赴新上市的决定。”





  相关文章
·  光线传媒末轮私募选择人民币基金 拟两年后上市  2008-8-18
·  美特斯邦威昨日网上申购 中小板上市行程过半  2008-8-15
·  港交所正积极拓展新业务 吸引海外公司在港上市  2008-8-14
·  传中国金融网融资6000万美元 拟2010年纽交所上市  2008-8-12
·  传华谊兄弟传媒有意于第四季度国内主板市场上市  2008-8-12
·  协鑫硅业已递交IPO申请 拟赴美上市融资逾8亿美元  2008-8-7
·  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落成 中影集团上市脚步提速  2008-8-6
·  深圳航空设计多渠道融资方案 支线航空或将分拆上市  20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