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问题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进而引起投资人的恐慌情绪,短期内对国内股权投资的融资业务是有影响的。一些同行基于以上情况提出了创投行业的“过冬论”。我们认为对整个股权投资市场而言,次贷危机是危险中孕育机会,它为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中长期发展创造了环境、提供了动力并规范了市场。
创造了环境
次贷危机的本质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达。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大量产业外迁,金融业为主的虚拟经济占整体经济的比重非常高。美国受次贷危机冲击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大家之前的估计,就是因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使可供投资的资金数额巨大,效率奇高。由资本活动产生的虚拟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大量的金融资源争夺实体经济中有限的投资机会。于是实体经济中的风险被虚拟经济严重放大。美国次贷危机之前,资源、不动产、股价都出现了泡沫,而泡沫总有一天是要破灭的。
次贷打击了全球经济,促使大家重新思考金融业的发展模式。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和不完善的监管使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协调。正是这种不协调使次贷危机给美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冲击。我们认为次贷危机发生后,资本市场和各国政府会更加重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均衡发展,金融业的发展重心将更贴近实体经济。股权投资作为连接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重要形式,在未来的金融活动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重视是支持股权投资发展的大环境。
提供了动力
由于中国实体经济比例非常大,次贷危机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大的直接冲击,但是会有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不管是从地域上还是从行业上来看经济发展都非常不均衡,许多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发展前景广阔。
2007年以来,汇率和资源价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部分行业出现了普遍的经营困难。受次贷危机影响,欧美需求的缩减将进一步对这些行业产生不利影响。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些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停止增长甚至出现下滑。实体经济的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容回避的重点。国家的产业政策、金融资源将对新兴行业重点倾斜。
相对于传统行业而言,对新兴行业的投资普遍存在高风险高收益的情况。商业银行仅赚取微薄的存贷差,没能力也不应该承担新兴行业的投资风险。股权投资在推动新兴行业发展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创投将在中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承担主要的角色,中国需要有繁荣的股权投资市场。
考虑到支持新兴行业发展和中国经济升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国家一定会大力支持创投的股权投资业务。这些支持包括尽快推出创业板、避免创投重复纳税和规范私募运作等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的政策环境将鼓励更多社会资金进入股权投资行业,成为中国股权投资的动力。
规范了市场
07年国内资本市场空前繁荣,大量内资外资融入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受当时市场氛围的影响,一些机构对行业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将股权项目的价格抬得很高。次贷危机发生后国内外的上市退出价格都大幅回落,随便投个Pre-IPO项目就能上市挣钱的日子一去不返。
严峻的资本市场将创投回归到股权投资的根本——价值投资。一批创投机构会因为缺乏专业投资能力、没有风险控制经验或者无法坚持长期投资理念而放弃。这些机构很快将离开股权投资的舞台,市场从浮躁到理性,这一轮经济的调整正好完成了市场对投资机构的筛选。能留下的投资机构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凭借专业的运作,规范的开展业务。在这些专业的投资机构的运作下,投资人将通过把握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机会而获得理想的回报。
股权投资是长期而复杂的投资,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的最新经济形势,更要分析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一批以高科技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将在中国经济转型中迅速崛起。对专业的投资机构而言,次贷危机不会影响投资理念和投资标准。我们现在选择项目时完全没有因为宏观经济而降低对被投资企业的业绩要求,也没有放松签订回购协议等风险控制方面要求。我们认为在现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能达到我们投资标准的企业,在经济转好的时候往往有非常出色的表现。次贷危机下的国内不利的经济环境也我们筛选企业提供很好的参考。
总之,中国股权投资大有可为,不因次贷危机而改变。
(《证券日报》10月19日 作者系葳尔资本葳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